编者按:回望2008年,有着太多的喜悦和收获,科研领域也是百花齐放,硕果累累,而其中不乏已经或即将产业化的成果,组稿的过程中,笔者时时为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科研进展和技术突破所激动,在此与读者共同分享2008最新的科研成果,希望好的科研成果能够为更多的人所知、所用。
“POPs的环境安全、演变趋势与控制原理”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 江桂斌研究员负责的国家973项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演变趋势与控制原理”,结合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需求和国际研究前沿,通过5年努力,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样品采集技术、样品前处理、萃取技术以及仪器分析方法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深入研究POPs的分析方法和新POPs的定性定量技术,对于我国POPs领域的研究能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提高我国POPs研究的整体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确保我国环境安全、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
编者注:该项目详细信息请关注《实验与分析》2009年第3期“环境分析”专题,于5月20日出版。
复杂环境样品的采样技术
发展了中空纤维膜微型被动采样装置,短时间即可达到平衡采样,校正简单,一次性采样器成本低。另外,课题组对大气被动采样与大流量采样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大气采样方法可以互为有效补充和替代。
萃取技术的研究
建立了中空纤维支载液膜萃取与HPLC联用技术测定一些有毒极性有机污染物和金属离子的方法;发展了碳纳米管SPME涂层萃取有机氯农药与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稳定性好,成本低,易制备,寿命长;建立了SPME技术用于辛基酚、壬基酚、双酚A等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建立了酞酸酯和氯酚类的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液相色谱分析新方法,回收率高,富集倍数有很大提高。
#p#
POPs分析预分离和进样技术
建立了多溴联苯醚的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选择离子检测(HRGC/HRMS/SIR)的分析方法,同时首次采用硝酸银硅胶分离多溴联苯醚与多氯联苯和二口恶英组分,实现了一次提取同时分析三类物质。
采用大体积进样模式进行二口恶英的超痕量分析,样品分析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并提高了仪器检测灵敏度,减少了由于进样量所带来的仪器分析误差。
全氟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基于HPLC-QTOF-MS技术建立了污泥中PFOS的分析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萃取净化方法,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结合,建立了环境水样品、人血液等生物样品中约十几种全氟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未知有机污染物的筛查与定性
首次在环境介质中检测到一种新型的溴代阻燃剂3(2,3-二溴丙基)异氰酸酯(TBC),并对该有机污染物在该区域的环境归趋、生物富集、持久性进行了研究。
江桂斌,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GC×GC-TOFMS鉴定烟叶化学成分
2月28日,“应用全二维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研究烟叶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化学成分”通过成果鉴定,该项目是2003年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的重点科技项目,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许国旺研究员课题组负责并与郑州烟草研究院共同承担,历时四年完成。
图2 许国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建立了以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为核心的烟叶中挥发性、半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其中定性方法以GC×GC-TOFMS自动数据处理为基础,辅以专家知识纠错、结构谱图等手段,并结合GC×GC二维保留指数和平行因子算法,提高了色谱定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用于国内外代表性烟叶化学成分的分析,初步鉴定出了3005种组分。根据查新报告,确认30种为烟叶中新发现的化学成分。与先期完成项目已鉴定出的烟气化学成分汇总,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共计在烟草和烟气中鉴定出6171种化合物。与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烟草基础数据库”比对分析,发现3198种未包含在中国烟草基础数据库中。
#p#
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定性研究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许国旺研究员课题组与德国Tuebingen大学Rainer Lehmann博士等合作在代谢组学中标志物的定性方法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结果(Practical Approach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somer Elucidation of Biomarkers Detected in a Metabonomic Study for the Discovery of Individuals at Risk for Diabetes by Integrating the Chromatographic and Mass Spectrometric Information)。
疾病标志物研究的方向正在由单一标志物向多标志物模式转变。代谢组学作为一门发现生物标志物的新技术,可通过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样本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得到潜在标志物在谱图中的位置。只有明确潜在标志物的结构,才能进一步揭示其来源和生理功能。目前常用的结构鉴定方法是直接将质谱数据与数据库进行比对,但当潜在标志物中出现异构体时,仅凭借未知物的质谱裂解行为来推断其结构是不够的。所以,对潜在标志物结构的鉴定是目前代谢组学研究的瓶颈之一。
该研究小组提出了对潜在标志物定性的系统方案。将质谱裂解行为和色谱保留行为相关联进行代谢标志物定性,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报道。尤其是综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傅立叶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和气相色谱等各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了利用傅立叶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测定潜在标志物元素组成以及气相保留指数辅助推测异构体结构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该工作以胰岛素抵抗的代谢组学研究中得到的标志物(质荷比为m/z194)为例说明了此方案的可行性。不仅提出了一套标志物定性的系统方案,而且还从代谢组学的角度证明了肠道菌群的改变跟胰岛素抵抗的形成有关。
许国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酶催化降低烟叶中多糖含量
2月28日,“生物技术催化烟叶中多糖成还原糖改善品质的研究”项目通过成果鉴定,该项目于2004年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许国旺研究员课题组牵头,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共同承担,历时三年完成。
滇西一带生产的烟叶中水溶性总糖含量过高(达35%~40%),糖碱比例失调,影响可用性,该项目探讨并建立了应用酶制剂催化烟叶中多糖成还原糖改善品质的方法和工艺,研究了有关酶制剂的提取、纯化方法和工艺。根据生产需要设计了不同的处理烟叶的工艺方法,形成了从酶制剂的制备、纯化到应用的实用性工艺。与对照组相比,在确定条件下经过酶处理后的烟叶中多糖含量降低50%以上,还原糖比重明显增加,烟气中香气含量上升,评吸结果有明显改善,提高了原料的可用性。该课题对开发特色工艺,发展中式卷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许国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p#
庞国芳团队79项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2008年11月,由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庞国芳院士主持的79项国家标准在北京审定并顺利通过。由中国工程院魏复盛等6位院士和27名专家组成的国家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认为,这79项国家标准对破解国外技术壁垒、提升我国残留检测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保证食品安全和进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该79项国家标准涉及食品、药品和其他消费品安全,其中,16项农产品、食品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可为数百种残留农药快速筛查确证定量,为我国农药残留监控预警机制的实施,提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相关检测技术标准,解决了果蔬、粮谷、茶叶、中草药、蘑菇、动物组织、水产品、原奶及奶粉、蜂蜜、蜂王浆、果汁果酒等11类农产品食品中残留农药的检测难题。另外63项食品中兽药等多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则能够有效提取分离鱼虾类、牛奶奶粉类、蜂蜜、蜂王浆以及其他相关产品中的超痕量兽药、生物毒素、多环芳烃等污染物,从而破解了我国水产品、乳品、蜂产品三大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所遇到的26类200种兽药、生物毒素、多环芳烃等多种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壁垒,推进了我国检测技术的发展。
庞国芳,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药品质量与安全评价
一、中药复杂体系的分析研究
①完成了常用中药材板蓝根的全面质量分析评价:建立适合于该药材鉴别的系统的薄层色谱方法。对有效成分靛蓝和靛玉红薄层色谱鉴别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首次建立了对该药材中精氨酸等三种氨基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应用于药品标准中对该药材的鉴别项目。②建立了采用RP-HPLC对药材中的靛蓝和靛玉红,以及腺苷和抗病毒有效成分表告依春同时测定的方法,对有效控制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③ 建立了板蓝根药材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较全面地体现了药材的成分信息。通过LC-MS/MS技术和对照品对照法,分别对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部分色谱峰进行了确认或初步的定性鉴别。
二、化学药中有关物质与不良反应相关性研究
①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葛根素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和质量标准提高工作。②和企业合作开展注射剂的安全性评价和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采用HPL、或LC-MS方法检测注射液中有关物质(杂质),并进行结构确认,进一步结合生产工艺对检出的有关物质,采用化学和色谱的技术分离提纯,得到部分有关杂质的对照品并进行了结构确证,对提出的有关物质进行药理、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以确认注射液的质量(包括质量指标)、主药成分、有关物质,以及临床不合理用药等诸因素中何者与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存在相关性;通过提高注射剂的药品标准,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③ 启动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我国当前急需建立和提高的药品监督检验技术研究课题“常用麻醉药、放射性药品安全控制检验技术研究”。
图3 王玉,江苏药检所副所长
#p#三、中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品检测中的系统研究
加强对保健品、中药的质量监控,特别是非法添加各种化学药的监控,是药检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采用HPLC-MS或GC-MS分别建立了几类化学药品微量或痕量检测方法,对市场上非法添加化学药比较严重的、有代表性的中药或保健食品,如壮阳类、降糖类、镇静安神类、减肥药类等进行了筛选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拉曼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拉曼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是收集了一部分药典收载药物原辅料药拉曼光谱,建立部分原辅料药物的拉曼光谱集,通过与红外光谱相比较,不仅表明拉曼完全可以作为药品鉴别试验首选方法之一,而且在某些鉴别试验中具有更为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以直接取样鉴别,不破坏样品。
五、体内药物分析研究
系统地开展了维胺酯(viaminate)的体内药物分析研究,维胺酯在体内浓度很低,采用HPLC-UV法难以检测,我们首次建立了HPLC-MS定量测定人血浆中维胺酯的浓度,并用建立的方法对维胺酯在体内的药物吸收、代谢和分布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六、中药中有害物质的测定研究
完成了20种以上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在10多种中药材中的残留分析,以及多种中药材中重金属的分析。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先进、可靠,可应用于实际药品检验工作中。
测定混合原油稳定性的新方法
石油石化行业存在很多乳化液、悬浮液和泡沫的稳定性问题。石油烃物流中最不稳定的组分是沥青质。如果沥青质不能稳定地分散在其他组分中,而是絮凝、沉降下来,则会对从石油勘探到石油产品使用整个产业链带来巨大影响。例如,在原油的开采过程中,沥青质从原油中沉降下来后,会堵塞油井井筒,影响原油采收率;在原油的输送和储存过程中,沥青质的析出会影响输油管道的畅通和储罐的有效利用;在原油的混合加工中,如果原油相互之间不相容,原油混合时,沥青质就会絮凝下来,甚至与沥青质性质接近的胶质也会随之沉降,造成原油分层、炉管结焦、焦炭增加、轻质油收率减少。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准确判断石油体系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已有很多种方法判断石油胶体体系的稳定性,但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法国FORMULATION公司生产的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能快速分析乳化液、悬浊液、泡沫等分散体系的沉淀、乳化、絮凝、凝结、分相等多种现象;能定量分析这些现象发生的速度以及颗粒的一些特性(例如平均粒径、浓度等);能同时采集透视光和背散射光的信号,因此既能检测清亮的样品,也能检测浑浊甚至完全不透明的样品;无需进行稀释、离心等样品预处理。基于这样一些特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建立了混合原油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当参与混合的原油相容时,体系就稳定,检测器接收到的散射光和透过光强度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或变化很小。相反,当参与混合的原油不相容时,混合体系将会不稳定,表现出的测定信号重复性差。这种差别不是由于仪器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于体系中沥青质的缓慢析出造成的光强变化。当体系发生不相容现象时,体系内的粒子的百分含量和粒径都会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散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发生相应的变化,多次扫描所接收光强的标准偏差加大。我们将此标准偏差定义为不稳定性参数。不稳定性参数越大表明体系越不稳定,原油的相容性越差。
#p#
其中:Xi为每次扫描的透过光和散射光数据的平均值;
XT为Xi的平均值(XT=X1+X2+LXi+ Xi+1+L+Xn/n);
n为实验扫描次数。
偏差的统计由仪器自动进行,不需要人工参与。
图4 田松柏,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大量的试验工作表明,当两种原油的性质差别较大时,容易产生不相容现象。此时,混合原油的不稳定参数一般在28以上。因此,炼厂在购买原油时,不能购买这样的原油进行混合加工。否则,不仅会带来原油蒸馏过程中的轻油收率较低(一般减少2%),而且会使渣油(蒸余物)中沥青质、残炭增高,影响渣油的进一步处理。
化学合成药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DDDC)合成组的柳红师生积极发展新的化学合成方法用于药物合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创新药物的研发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柳红、郭涤亮、黄河等采用廉价、环境友好的铁铜等催化体系,发展了几种快速高效的C–C键与C–N键偶联的方法,实现卤代芳烃与多种底物进行偶联。相关研究工作在Org. Lett.等多种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他们发展的微波促进的钯催化体系,可以使惰性的氯代芳烃与多种底物进行快速高产率的偶联,适用于Sonogashira、Suzuki、Heck和Buchwald-Hartwig等偶联反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论文发表在J. Org. Chem.后,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被SYNFACTS和Organic Chemistry Porta作为重要有机合成进展报道。在此基础上,柳红、黄河、李召广等通过微波辅助的手段,建立了液相平行合成技术平台,快速构建出具有不同母核的多样性杂环化合物库,用于多种药物中间体的合成,相关结果已发表在Org. Lett.、J. Comb. Chem.等杂志上。
#p#
柳红指导的研究生邓光辉首次探索了Ni(II)螯合物诱导合成手性氨基酸的方法学工作,王江等人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首次采用Ni(II)螯合物诱导,合成了β-氨基酸等单体、β2氨基酸、环状氨基酸、a,b-二氨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丰富了Ni(II)螯合物诱导合成手性氨基酸的应用范围。与其他手性氨基酸的合成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合成过程简洁方便、合成的氨基酸结构丰富、光学纯度高、收率好、操作步骤少、可直接得到游离氨基酸等优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J. Org. Chem. 、Tetrahedron.杂志上。
此外,柳红指导的研究生叶德举等在合成抗流感药物Zanamivir及其衍生物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双重立体选择性的2-O-脱乙酰化和4-胺化全乙酰基保护的唾液酸合成方法,以较高的产率得到C-4位环状二级胺取代的唾液酸衍生物以及C-4位哌嗪衍生物连接的唾液酸二聚体,从而为合成非天然唾液酸多聚体提供了新的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Tetrahedron Lett. 和Tetrahedron上。
上海药物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
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研究获整体突破
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在白血病、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关疾病等研究领域获得全方位重大进展,在PNAS、Blood、PLoS ONE、Oncogene、Leukemia、JBC和J Immunol等著名国际学术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他们率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7年随访研究表明:5年无复发生存率达95%,使APL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可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研究人员还首次用现代生化和分子手段阐明中药复方黄黛片治疗白血病的“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并发现和证明了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是髓系造血的负性调控因子,介导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作用。他们还发现转录因子GATA-2的突变可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的最关键基因之一,为理解肿瘤的多步骤发病原理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典范。
此外,还发现和克隆了新的白血病相关致癌融合基因NUP98/IQCG,发展了新的恶性血液疾病分子诊断的手段。尤为可喜的是,在红细胞疾病的研究领域也有了重大进展,除发现RigK(维甲酸诱导分化基因K)在定向红系造血和成红细胞血岛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外,还发现miR-144在-珠蛋白合成中起精细的调控作用。此外还发现整合素3RGT短肽可有效抑制血小板黏附和活化,为抗血栓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
首个中国人基因组测序完成
11月6日,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的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定名“炎黄一号”)。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介绍说,这一长达7页的长篇论文描绘了第一个亚洲人的全基因组图谱,测序数据总量达到1177亿碱基对,基因组平均测序深度达到36倍,有效覆盖率高达99.97%,变异检测精度达99.9%以上。
科学家在这一研究中详细比较了中国人与已有数据的白种人基因组在序列和结构上的差异性,新发现了41.7万例独有的遗传多态性位点,并对相应的基因功能进行了探讨,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国人基因组结构的特征。
#p#
“炎黄一号”作为中国人参照基因组序列,从基因组学上对中国人与其他族群在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方面的显著差异作出了解释,揭示了中国人自主的基因组研究与中国人的医学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关联性和必要性,对中国的基因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炎黄一号”计划在进行过程中采用了国际领先的DNA测序技术,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生物信息软件开发,并在自主构建的高性能计算集群上完成了序列分析和基因组注释的工作。这些创新性突破在技术上引领了中国乃至世界基因组科学和产业的发展,革命性地推动了生物医学的进步。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生物质制备纳米结构材料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近年来,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 俞书宏课题组在低温水热碳化生物质制备功能性碳基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其中有关生物质水热碳化制备高活性富碳纳米功能材料的一系列工作引起了国际关注。最近,该课题组应邀撰写观点透视综述论文,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Dalton Trans上,英国皇家化学会网站也进行了报道。
多功能碳基材料由于其在催化剂载体、固碳、吸附剂、储气、电极、碳燃料电池和药物传递等领域潜在的重要应用,使其合成技术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已经从化石燃料转变到以生物质作为原料合成碳基材料,同时也有望为合理利用过剩的生物质,为储存碳能源和避免直接焚烧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等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该课题组研究发现,由非晶态纤维素组成软质的植物组织主要产生球状碳纳米颗粒,它们的尺寸很小,孔隙主要是间隙孔隙;由固定结构的晶态纤维素组成的硬质植物组织,能够保留外部形状以及大范围内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在纳米尺度上产生了显著的结构变化,形成介孔网状结构。同时,利用碳水化合物能够控制合成出具有特殊形态和结构的碳基纳米材料、多孔碳材料及复合材料,诸如纳米球、纳米纤维、亚纳米线、亚纳米管、纳米电缆和核壳结构等,而且富含能显著改善其亲水性和化学活性的官能团。所制备的碳基材料和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固碳效率、催化性质和电学性质,在固碳、色谱分离、催化剂载体和电极材料、气相选择吸附剂、药物传递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目前,该课题组正着力研究水热碳化过程机理和进一步提高碳化效率,为高效制备一系列多功能化、高活性碳基纳米结构材料及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传感材料与 化集成研究获新成果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牛利课题组经过5年研究,在“基于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化学传感器件及其 化集成设计”研究上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为我国科学仪器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化学传感器是集电子科学、化学科学和材料科学于一体的高技术器件,它可将物理量、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并提供给集成的仪器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因此,它不仅可广泛应用于环保、医疗、公共安全、工业过程控制、临床等领域,在基础研究中也占有独特的地位。
#p#
牛利课题组于2004年开始了该项目的研究。他们以为新型化学传感器提供新材料为目标,以纳米结构复合材料为突破口,系统研究了纳米结构复合材料设计、合成、性能、微结构等特征,深入探索了基于导电聚合物、碳纳米、金属纳米、离子液体等新型纳米结构复合物材料的化学及电化学制备方法,并成功合成制备了多种新型纳米结构材料。这些新型的纳米结构复合材料显示了复杂、特殊的新性能,如高导电性、高生物兼容性、表面增强活性、荧光增强/淬灭特性、电催化活性等,从而为新型化学传感器的研发与制备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以此为基础,他们通过纳米加工与组装,如分子印迹等技术手段,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组装后的宏观纳米复合体的化学传感特性,着力解决了高通量分析、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分析、实时在线监测分析、快速时间反应等复杂组分分析传感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成功制备出多种新型化学敏感材料,并与 化集成设计相结合,研发出了多种新型电化学检测/监测仪器设备,不仅为我国科学仪器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合成制备、衍生与掺杂、化学传感芯片的制备及筛选等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微型综合分析仪研制成功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汪尔康院士和徐国宝研究员于2007年2月开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微型综合分析仪”的研发,并于2008年12月25日通过以张玉奎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验收。研发中,他们创新性地将电化学发光、电化学等检测技术与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等分析工具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由西安瑞迈 公司配合,进一步微型化、集成化,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微型综合分析仪样机,属国际首创。
与此同时,他们还结合该 的研发,研制出5种具有生物应用前景的电化学发光探针,并应用于生物分子检测分析;建立了一系列固定电化学发光探针的新方法,并发展出相关电化学发光固体检测器。这些创新成果,为研制的样机在科学研究及临床中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该仪器是由多通道数据采集分析仪、多功能化学发光监测仪、数控电化学分析恒电位仪、数控毛细管/芯片电泳高压电源等控件所组成的专用系统;系统实现了多种控制部件的系统连接与控制;在硬件设计中,系统采用了分布式微处理器结构,集成了多个通用或专用处理器管理各控制部件,使系统具有了很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在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多参数分析的特点,设计了完善的同步测试功能;针对化学动力过程测试的特点,系统还开展了具有独特功能的以谱图加亮区为主的谱图处理及动态背景扣除等功能;特别设计的样品测试界面,则可使批量样品测试变得简单容易。
该仪器的研发成功,丰富了基础科学的研究手段,为蛋白质、DNA、细胞、免疫等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多功能分析平台,也为一些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医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p#
手性拉曼光谱仪研制通过验收
12月4日,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冯兆池研究员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手性拉曼光谱仪研制”通过了专家验收和鉴定。该项目组利用手性拉曼光谱仪首次在国内进行了手性分子结构鉴定研究,获得了药物不对称有机合成和催化中的手性小分子的手性拉曼光谱。
手性拉曼光谱是对手性分子绝对构型研究的现代光谱新技术。手性拉曼光谱技术被认为将是继X射线晶体衍射和核磁共振技术之后,研究生物手性大分子的又一重大技术。由于手性拉曼光谱可用于水相和生命体中手性分子的研究,能原位显示生命大分子结构及其变化,将在手性催化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由于手性拉曼光谱信号很弱,国际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 从事手性拉曼光谱的研究工作,之前国内尚没有实验研究的报道。
手性拉曼光谱成功用于手性分子体系的研究,显示了手性拉曼光谱技术在手性催化、有机手性合成、生物研究等领域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将会促进生命领域中关于氨基酸、多肽、蛋白质、DNA、RNA和糖类分子在水相体系中的鉴定,为从微观层次上研究手性分子结构、反应机理中的手性转移等基础科学问题提供了研究手段。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成组毒理学分析仪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日前,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成组毒理学分析仪的研制”通过了验收。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文兴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江桂斌研究员的结题汇报和刘虎威教授代表现场测试组做的现场测试结果报告。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按照任务合同书规定很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研制的成组毒理学分析仪各项技术指标均超过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学科交叉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成组毒理学分析仪”能够满足复杂环境样品中毒性因子鉴别和污染物联合毒性研究的需要,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全自动的特点。该设备可快速排查新的环境污染物,还可拓展应用到其他领域如中药复合毒性的研究。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展源
何发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1-01-11
2024-03-06
2020-05-27
2020-05-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