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环境空气废气采样要点
					
					
					
					
						
							
								环境空气废气
								采样
						
					
					
					
						
							环境监测是用来评估生产环境控制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工具。为了使洁净区的环境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并被客观评价,应对它实行全面监控。采样是环境空气监测的第一步,那么,环境空气废气采样都有哪些技术要点,小析姐对其进行了汇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在监测范围内,必须能提供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质量信息。 
 
 
 
 (3)以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为基础,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寻求优化的、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案。 
 
 
 (4)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影响监测点位的其他因素。 
 
 
 
 
 (1)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取得的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3)各行政区在监测点位的布局上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位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指在某一时段或1h内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该时段或该小时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所采用的采样方法。 
 
 
 
 
 将采样装置或气样捕集介质暴露于环境空气中,不需要抽气动力,依靠环境空气中待测污染物分子的自然扩散、迁移、沉降等作用而直接采集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5、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的组成: 
 
 
 
 
 
 
 
 
 
 
 
 
 
 7、新购置的采集气体样品的吸收管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式: 
 
 
 将吸收管内装适量的水,接至水抽气瓶上,两个水瓶的水面差为1m,密封进气口,抽气至吸收管内无气泡出现,待抽气瓶水面稳定后,静置10min,抽气瓶水面应无明显降低。 
 
 
 
 8、环境空气中颗粒物采样结束后,取滤膜时,发现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处理措施: 
 
 
 
 
 
 
 用一个滤筒在已确定的采样点上移动采样,各点采样时间相等,由此可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 
 
 
 
 2、在锅炉烟尘测式时,鼓风、引风和除尘系统应达到的要求: 
 
 
 鼓风、引风系统应完整、工作正常、风门的调节应灵活、可调。除尘系统运行正常、不堵灰、不漏风、耐磨涂料不脱落。 
 
 
 
 
 利用装置在采样管上的孔板差压与皮托管指示的采样点气体动压相平衡来实现等速采样。 
 
 
 
 4、烟尘采样中的移动采样、定点采样和间断采样之间的不同点: 
 
 
 移动采样: 
 是用一个滤筒在已确定的各采样点上移动采样。各点采样时间相等,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定点采样:是分别在每个测点上采一个样,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并可了解烟道断面上颗粒物浓度变化状况。 
 
 
 
 间断采样: 
 是对有周期性变化的排放源,根据工况变化及其延续时间分段采样,然后求出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5、过剩空气系数α值愈大,表示实际供给的空气量比燃料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愈大,炉膛里的氧气就愈充足。空气系数是否愈大愈好,愈有利于炉膛燃烧?为什么? 
 
 
 当过剩空气系数过大时,则会因大量冷空气进入炉膛,而使炉膛温度下降,对燃烧反而不利。 
 
 
 
 
 
 在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不含水分的排气。 
 
 
 
 2、无组织排放监测中,当平均风速≥1lm/s时,参照点应的设置 
 
 
 当平均风速≥1m/s时,因被测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一般只能影响其下风向,故参照点可在避开近处污染源影响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被测无组织排放源设置,以使参照点可以较好地代表监控点的本底浓度值。 
 
 
 
 3、无组织排放监测中,当平均风速小于1m/s(包括静风)时,参照点应的设置 
 
 
 当平均风速小于1m/s时,被测无组织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随风迁移作用减小,污染物自然扩散作用增强,此时污染物可能以不同程度出现在被测排放源上风向。 
 
 
 此时设置参照点,既要注意避开近处其他源的影响,又要在规定的扇形范围内,在远离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设置。 
 
 
 
 4、《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中对气象因子于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适宜程度做了分类: 
 
 
 a类: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b类:较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较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c类: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较不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d类:很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不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5、在单位周界设置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时,如果围墙的通透性很好或不好时如何设定监控点。 
 
 
 当单位周界围墙的通透性很好时,可以紧靠围墙外侧设监控点。 
 
 
 当单位周界围墙的通透性不好时,亦可紧靠围墙设监控点,但把采气口抬高至高出围墙20~30cm;如果不便于把采气口抬高时,为避开围墙造成的涡流区,宜将监控点设于距离围墙1.5~2.0m,据地面1.5m处。 
 
 
 
 6、无组织排放中有显著本底值的监测项目有哪些?简述监测这些项目的无组织排放时设置参照点的原则: 
 
 
 无组织排放监测的污染物项目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 
 
 
 
 (1)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力求避开其近处的其他无组织排放源和有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尤其要注意避开那些尽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响而同时对监控点无明显影响的排放源。 
 
 
 (2)参照点的设置,要以能够代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底浓度为原则。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