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有哪些等级?你知道吗?每个等级的 可以进行哪些实验?分别要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WHO根据感染性微生物的相对危害程度制订了危险度等级的划分标准,分为危险度1级、2级、3级和4级,1级最低,4级最高。
根据危险度等级,包括传染病原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国际上将生物 按照生物安全水平(Biosafety level,BSL)分为P1(Protection level 1)、P2、P3和P4四个等级。
生物安全一级防护水平最低,生物安全四级防护水平最高,BSL-4 即P4 ,是生物安全最高等级的 ,可有效阻止最危险的传染性病原体释放到环境中,同时也为研究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由此标准,常见病毒生物安全等级如下:
我们所熟悉的艾滋病、非典、新冠病毒都属于危险度3级。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 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强调病毒培养、动物感染试验应在P3 进行,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操作应当在P2 进行,采用P3 规范管理模式进行操作及防护,对于灭活材料的操作可在P2 中进行,而分子克隆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其他操作,可以在P1 进行。
一般来说,相应等级 需要报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取得开展相应活动的资质,才能开展针对某种病毒的研究。而常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的 设计,生物安全等级达到P2即可。
展源
何发
2020-12-30
2022-08-26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7
2021-01-22
2022-07-14
2024-05-06
2021-01-11
2020-05-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