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指出,科学本就是一个社会过程,即使是那些由所谓“孤独的天才”所提出的新发现也必须经过学界分享、受到审查和挑战,并被扩展之后,它才会成为知识。特别是数字时代以来,各种社交媒体,博客和一些学术网站(如PubPeer和Retraction Watch)的出现使得讨论学术新发现变得更加的普遍。支撑研究结果的更多数据的可及性则允许同行对关键性的数据进行重新分析,从而实现对发现的确认或反驳。
Science宣布的最新改革为:一方面,加快有关研究论文的交流与对话;另一方面,简化支撑数据的存储流程,以上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对科学成果的评估。
多年以来,Science期刊家族一直采用技术评论(Technical Comments)类文章作为学术界对这些期刊所发表研究论文的核心结论或方法学进行批判性评论的一种机制。论文的作者有机会对此做出回应,评论和相应的回应均需要经过同行评审,不过,这样耗费时间的流程仅适合前数字时代,而支持快速且高效的发表后评论模式的在线平台更适合数字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将终止发表技术评论与回应(Technical Comments and Technical Response)类文章,未来将采用电子快报(eLetters)来作为发表评论的论坛。eLetters可以直接在相关文章的网页上提交,并且可以快速发布,这些评论将与网站上的论文相关联。
不过,eLetters并非是纠正科学记录的平台,影响科学准确性的错误仍可以通过已有的发布论文更正版本及可引用的勘误的流程来解决。当然,大量错误或学术不端的论文仍将被撤稿。对发表在Science系列期刊上论文的完整性有所顾虑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邮箱联系期刊(Science_data@aaas.org)。
目前,Science系列期刊已经要求已发表论文中,构成研究结果的数据都应当公开并能被及时获取,这是基于对可重复性和FAIR(findable, accessible, interoperable, reusable)数据准则的承诺。经统计,2020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近3/4的论文均使用了外部的公共存储库,不过如果要遵守Science系列期刊的数据访问要求,这些存储库则缺少相应的特定领域的存储库。因此,Science系列期刊正与非营利的开放型数据存储库Dryad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并简化整个流程。当作者在任何Science系列期刊的投稿网站上传其论文时,可以选择直接将数据上传至Dryad存储库。为保证所有作者均能享受到这一服务,Science系列期刊将会承担已接收论文的数据存入该存储库的相关费用。编辑和审稿人在同行评审中可以无缝且私密地获得相关数据。
确保科学记录的准确是一个社区化的过程,研究者、期刊、审稿人、图像侦探以及读者都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过,这一学术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环都不是完美无瑕的。研究者会犯无心的,有时也是故意的错误;审稿人并不能总是检查到稿件的每一个细节;期刊做出的判断也并非总是正确。总之,通过学术社区的广泛参与,能实现对研究结果的基础数据的访问,一个可审查和验证的科学记录是可能实现的。
这篇社论的一大重要变革是取消COMMENT型文章的发表,转为eLetters的线上发帖,那么,这种类型的“评论”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eLetters is a forum for ongoing peer review. eLetters are not edited, proofread, or indexed, but they are screened. eLetters should provide substantive and scholarly commentary on the article. Embedded figures cannot be submitted, and we discourage the use of figures within eLetters in general. If a figure is essential, please include a link to the figure within the text of the eLetter.
如上所述,eLetters 是一个用于持续进行的同行评审的论坛,所发布的内容不被编辑,校对或者索引,但需要经过筛选。eLetters应当对原论文提供实质的学术评论,不能提交嵌入的图片,一般情况下不鼓励使用图片。如果确需使用图片,请在eLetter的文本中附上图片的链接。
这段来自Science官网的关于eLetters的表述非常简明的指出了这一“发帖”形式就是一个经过筛选的对原论文进行学术评论的文本,也不会被数据库索引。客观说,这比发表一篇需要经过同行评议的COMMENT要简单的多,只要所撰写的评论有学术性,能够被编辑选中就能在线展示。其实,这和PubPeer的模式基本一致,不过,PubPeer的发帖可以选择匿名,即采用随机生成的网名,而eLetters则需要署名,例如,一篇最新的eLetters:
正因为有类似正式论文的署名,因此,很容易被拿来当做所谓的“Science 文章” 来宣传,这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论文”。经过搜索后发现,国内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过发表eLetters的新闻报道,其中不少都冠以“eLetters文章,研究成果,零的突破”等字样。此外,某些eLetters的发布者会在作者姓名后标注First Author和Corresponding Author,甚至还有的会标注共同第一作者。也有一些学者将发表的eLetters作为个人的学术出版物列出,并且标注有第几作者等字样。
严格来说,eLetters本身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已发表学术论文,因为并没有经过同行评议,和COMMENT类文章相比,还缺失了支撑数据,且又不能作为预印本论文来看待,因为它不符合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的架构,其本质就是一篇线上学术评论。 笔者查阅了几十篇论文的eLetters,并对比了PubPeer上的学术评论,从学术角度而言,后者的质量并不低于前者,并且PubPeer可以上传图片,因此,能更加全面的展示学术评论的完整信息。此外,由于eLetters的真实署名特性,很多更加激烈的学术交锋未必能展示出来。
当然,有人会提出疑问,PubPeer的评论的价值可能会低于eLetters。不过,从近些年来的一些重大学术不端案例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都是首次在PubPeer上被质疑,从而导致后续的撤稿或作者勘误,然而,几乎很少看到有学者会将PubPeer的发帖作为自己的学术成果列出。
Science取消COMMENT转为eLetters的变革,其实是从某个角度对PubPeer等社区化的学术评判模式的认同。诚如Science编辑所言,很多作者对其论文的学术指控经常不予回复,或者不能认真对待,因此,COMMENT的发表历程应该会耗费编辑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与其同作者反复沟通,不如直接将学术评价留给读者,线上发帖只需编辑筛选就能发布,高效便捷!当然,能发表eLetters只能表明学术评论的观点和内容具有“实质的学术性”,充其量属于一篇有价值的学术评论,谈不上所谓重大学术突破。
展源
何发
2024-09-04
2024-10-15
2024-10-29
2024-10-17
2024-09-02
2024-10-22
2024-09-24
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成果产出源泉。十四五以来,国家着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 建设和国家重点 体系重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赋能生物科技快速发展,掀起了科研领域创新变革的浪潮。
作者:展源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