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
内必须存放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必须放置在便于取用的明显位置,指定专人管理,全体人员要爱护消防器材,并且按要求定期检查更换。 
  
  
  2、
内存放的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如,氢气、氮气、氧气等)必须与火源、电源保持一定距离,不得随意堆放。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
,严禁烟火。 
  
  
  3、不得乱接乱拉电线,不得超负荷用电,
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头,严禁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电源开关箱内不得堆放物品。 
  
  
  4、电器设备和线路、插头插座应经常检查,保持完好状态,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和绝缘破损、老化等情况必须通知电工进行修理。电加热器、电烤箱等设备应做到人走电断。 
  
  
  5、使用电烙铁,要放在非燃隔热的支架上,周围不应堆放可燃物,用后立即拨下电源插头。 
  
  
  6、可燃性气体钢瓶与助燃气体钢瓶不得混合放置,各种钢瓶不得靠近热源、明火,要有防晒措施,禁止碰撞与敲击,保持油漆标志完好,专瓶专用。 
  
  
  7、
内未经批准、备案,不得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以免超出用电负荷。 
  
 8、严禁在楼内走廊上堆放物品,保证消防畅通。
 
 02
 
 
 
 
 -  
   
    
    加热,进行蒸馏实验和消化样品时应使用加热套和封闭式电炉, 
    不应使用明火加热 
    
  
-  
  
-  
  
-  
   
  
-  
   
    
    报警: 
    119(说明火源、火情、单位名称、地理位置,或明显标志) 
    
  
-  
  
-  
   
    
    灭火: 
    学会使用灭火器(一拔、二握、三瞄、四扫),易燃固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和带电物体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导线或电器着火时,应先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切不可用泡沫灭火器,此灭火器导电; 
    衣服着火时,应尽快地脱掉衣服,并用水灭火。 
    或就地滚动,切忌外跑 
    
  
-  
  
-  
   
  
 
 -  
  
-  
   
    
    后再向消防值班人员说明事故情况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外部援助 
    
  
-  
   
    
    断绝着火现场电源,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 
    
  
-  
   
    
     
    选择合适的灭火剂。 
    如果火势较大应尽快撤离,由专业消防人员灭火 
    
   
  
从“人”着手,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例如“冰箱炸弹”、“明火倒油”、“液氮炸弹”等作死操作,更是千万要注意。 
  
  
  
  1、所有电气设备在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为防止发生意外,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安全规程,定期维修,并注意导线绝缘是否符合电压和工作情况的需要。需要用水、用电的
应采取防范措施,注意不使水流到导线上。 
  
  
  2、为防止线路超负荷而引起火灾,应保证导线的容量符合用电设备要求。如发生超载,应拆断线路上过多的用电设备,或者根据需要加装导线。 
  
  
  3、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以防产生过热而引起意外。 
  
  
  4、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绝缘体将导线与人体分离开后,才能实施抢救。 
  
  
  5、使用易燃易爆物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验人员必须事先熟悉其特性和有关知识。如学生实验中需使用易燃易爆物质,实验人员应在学生实验前向学生详细讲授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加强指导,注意观察。 
  
  
  6、易燃易爆物质要分类贮存,定期检查,防止自燃或其它意外事故。 
  
  
  7、使用氢气、乙炔气等易燃气体进行实验的
必须符合有关要求,通风良好。内存氢气、乙炔气的设备和管道必须密闭,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漏检查,以防氢气、乙炔气外逸或空气渗入而发生意外。8、
使用的压缩气体钢瓶,应保持最少的数量。钢瓶必须牢牢固定,以免碰撞摔倒,发生意外。绝不能在靠近暖气,直接日晒等温度可能很快升高的地方使用。压缩气体钢瓶使用时,必须装上合适的控制阀、压力调节器。这些部位绝不允许涂抹油脂和润滑剂。气瓶内气体不能用完,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搬运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小心注意轻搬轻放,避免摔倒撞击。
 
 05
 
 
 
 
  
  1、开始任何新的或更改过的实验操作前,需了解所有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潜在危险及相应的安全措施。使用化学品前应先查询化学品安全说明书(SDS)。
 
  
  
  2、进入
工作前,须熟悉
及周围环境,明确灭火器材、电闸、紧急喷淋装置等设施的位置和操作程序,熟悉紧急应变措施和流程。 
  
  
  3、进入
工作的人员应穿工作服,应把长发及宽松的衣服束起,切勿穿拖鞋、凉鞋或露趾鞋进入
,离开
须脱下工作服。 
  
  
  4、进行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须根据实验情况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戴护目镜、面罩或防护手套等。 
  
  
  5、实验进行时,不得随便离开岗位,要密切注意实验的进展情况。 
  
  
  6、
内禁止吸烟、饮食、娱乐和睡觉等与实验操作无关的活动。 
  
  
  
  8、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试剂和高压气瓶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领用、存放和保管。 
  
  
  9、保持
整洁有序,及时清理或处理废弃物。所有实验废弃物应弃置在相应的废物容器内,分类收集处置。 
  
  
  10、严禁在
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处堆放物品,严禁堵塞安全通道。 
  
  
  11、禁止在
内私拉乱拉电线,在烘箱、电阻炉等加热设备或冰箱等散热设备附近堆放物品。经常检查长期通电作业的冰箱、烘箱等设备,及时清除隐患或报废到期设备。 
  
  
  1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不熟悉的仪器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使用。 
  
  
  13、实验结束或离开
前,按规定采取结束或暂离实验措施,并关闭仪器设备、水、电、气和门窗等。 
  
 14、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失窃及污染等安全事故时,应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并向有关部门和负责人报告。
 
 06
 
 
 
 
  
  
  2、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4、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5、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6、禁止在
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
,以防毒物污染,离开
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7、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
 
 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