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
 
 
      
1.使用前:
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
2.吸液:
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浅或太深,一般为10~20mm处,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左手拿洗耳球,接在管的上口把溶液慢慢吸入,先吸入该管容量的1/3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分,然后将溶液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用反复洗3次后,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约5mm,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3.调节液面:
将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用滤纸将沾在移液管外壁的液体擦掉,管的末端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垂直,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4.放出溶液:
承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30°,移液管保持垂直,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当液面降至排液头后管尖端接触瓶内壁约15秒后,再将移液管移去,残留在管末端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强使其流出,因较准时已考虑了末端保留的溶液的体积。
备注:
1.移液管购入后都要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2.看刻度时,应将移液管的刻度与眼睛平行,以最下面的弯月面为准;
3.标示为“吹”的移液管可将排液头内的残留液体吹出;
4.有些特殊移液管,如进口的AS级移液管一般标示等待时间(一般为5秒);
该移液管等待时间结束后,将排液头在容器的内壁上向上滑动约10mm以除去残留液体。
 
 
      移液枪的使用步骤都有哪些?
 
 
      
在进行分析测试方面的研究时,一般采用移液枪(pipette)量取少量或微量的液体。对于移液枪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一些细节操作,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现在分几个方面详细叙述。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可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
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移液之前,要保证移液器、枪头和液体处于相同温度。吸取液体时,移液器保持竖直状态,将枪头插入液面下2~3毫米。
移液器的使用步骤
a.吸液:根据需要吸取的试剂量选择不同规格的移液器;调准加样器容量,用右手握住加样器外壳,套上移液器枪头,拇指置于推动按钮上,用拇指按下推动按钮至第一档位,将枪头尖口插入液面以下,缓缓松开拇指,让推动按钮复原。在吸取液体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别吸入液泡,并且移液器枪头不能有气泡,以免影响体积的准确性。
b.放液:一手拿称放溶液的容器与台面成45°,将移液器垂直贴容器壁,重新将拇指按下,推动按钮到达第二档位,完成放液。该过程要反复一次,保证液体全部被打出。如发现枪头尖口处仍有液滴残留,应继续按住按钮,将枪头接触受液容器内壁,使液滴顺壁留下。
c.换枪头:微量加样器的枪头(也称吸头)不可混用,吸取不同液体时必须更换。通过活动第一掌指关节和大鱼际,按下卸尖按钮即可退去枪头。
两种移液方法
在吸液之前,可以先吸放几次液体以润湿吸液嘴(尤其是要吸取粘稠或密度与水不同的液体时),这时可以采取两种移液方法:
一是前进移液法:
用大拇指将按钮按下至第一停点,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回原点(吸取固定体积的液体)。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稍停片刻继续按按钮至第二停点吹出残余的液体。最后松开按钮。
二是反向移液法:
此法一般用于转移高粘液体、生物活性液体、易起泡液体或极微量的液体,其原理就是先吸入多于设置量程的液体,转移液体的时候不用吹出残余的液体。先按下按钮至第二停点,慢慢松开按钮至原点,吸上之后,斜靠一下容器壁将多余液体沿器壁流回容器。接着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设置好量程的液体,继续保持按住按钮位于第一停点(千万别再往下按),取下有残留液体的枪头,弃之吸上之后,斜靠一下容器壁将多余液体沿器壁流回容器。使用完毕,可以将其竖直挂在移液枪架上,但要小心别掉下来。当移液器枪头里有液体时,切勿将移液器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体倒流腐蚀活塞弹簧。
当然是在量程范围内越小越精确。超出了量程不但精确度得不到保证,而且容易损坏移液枪。打个比方,同样取25μl,100μl的枪肯定比1000的精确。用20μl的枪取25μl虽然可能会比1000的精确,但是一来不如100的精确,二来时间久了会损坏枪100的枪范围一般是10~100,取25μl是准确的。20μl的范围是2~20,超出的部分无法预计。退一万步说,PCR没必要精确到这个程度,何况还是牺牲枪的寿命。
 
 
      移液管、移液枪与瓶口移液器的精度比较
 
 
      
1.移液管:
(胖肚的)比较准确,但是移取体积不能随意选择,而且也没有微量体积的移液管;
2.移液枪:
选择的范围比较大,常量到微量的都有,也比较准确,使用很方便,保养和正确使用也很重要;
3.瓶口移液器:
用的是针筒的原理,精度比上两者要差,一般使用是为了方便快速,而且多是移取大量溶剂时用;
 
 
      吸量管、移液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
1mL、2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吸量管、移液管的校正;
校正规程:
将待校正的移液管充分洗净,用洗耳球吸取蒸馏水至移液管标线之上2~3厘米处,将移液管提离液面,缓慢放出多余的蒸馏水至液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除去移液管尖外面的水珠,再将水移入已准确称重(准确至0.01g即可)的50毫升具塞锥形瓶中,使管尖与锥形瓶内壁接触,收集管尖余滴,停放15秒左右取出移液管,记录水温,盖上锥形瓶玻塞,准确称出瓶与水的总重量,并记录两次称重之差,即为待校正移液管放出的水重。用实验温度时1毫升水的重量(查下表)来除水重,即可算出移液管的实际毫升数(即20℃时的真实容积);
结果处理和周期:
根据上述自校项目的自校数据,查表1,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自校周期为三年,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仪器、设备自校记录”中;
表1:容量允差
| 标称总容量(mL) | 1 | 2 | 5 | 10 | 15 | 20 | 25 | 50 | 100 | |
| 容量允 差(mL) | A | ±0.007 | ±0.010 | ±0.015 | ±0.020 | ±0.025 | ±0.030 | ±0.05 | ±0.08 | |
| B | ±0.015 | ±0.020 | ±0.030 | ±0.040 | ±0.050 | ±0.060 | ±0.10 | ±0.16 | ||
例:在21℃时,用移液管移取25.00毫升水,其重量为25.00g,查表知道在21℃时每毫升水的重量为0.99700g。由此可算出20℃时其实际容积为

毫升。故此移液管为正误差25.08-25.00=0.08毫升;
表2:不同温度下用水充满20℃时容积为1升的玻璃容器于空气中以黄铜砝码称取的水重。
| 温度℃ | 克数g | 温度℃ | 克数g | 温度℃ | 克数g | 
| 0 | 998.24 | 14 | 998.04 | 28 | 995.44 | 
| 1 | 998.32 | 15 | 997.93 | 29 | 995.18 | 
| 2 | 998.39 | 16 | 997.80 | 30 | 994.91 | 
| 3 | 998.44 | 17 | 997.65 | 31 | 994.64 | 
| 4 | 998.48 | 18 | 997.51 | 32 | 994.34 | 
| 5 | 998.50 | 19 | 997.34 | 33 | 994.06 | 
| 6 | 998.51 | 20 | 997.18 | 34 | 993.75 | 
| 7 | 998.50 | 21 | 997.00 | 35 | 993.45 | 
| 8 | 998.48 | 22 | 996.80 | 36 | 993.12 | 
| 9 | 998.44 | 23 | 996.60 | 37 | 992.80 | 
| 10 | 998.39 | 24 | 996.38 | 38 | 992.46 | 
| 11 | 998.32 | 25 | 996.17 | 39 | 992.12 | 
| 12 | 998.23 | 26 | 995.93 | 40 | 991.77 | 
| 13 | 998.14 | 27 | 995.69 | 
农业检测
展源
何发
 
													
													
												
												2020-05-27
 
													
													
												
												2020-05-27
 
													
													
												
												2023-04-22
 
													
													
												
												2020-05-27
 
													
													
												
												2024-04-17
 
													
													
												
												2024-03-28
 
													
													
												
												2021-11-15
 
													
													
												
												2020-05-27
 
													
													
												
												2020-05-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