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清华大学一 发生爆炸起火,造成1名博士后死亡;2018年1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 发生爆燃事故;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名研究生当场死亡;2021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 发生爆炸起火事故,造成多名师生受伤;2022年4月20日,湖南中南大学 发生一起爆燃事故,导致1名博士生在事故中身体被大面积烧伤;特别是2021年10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闪爆事故和2018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 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生命财产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严重冲击人民的安全感。
化学化工 (下面简称 )涉及有毒、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气体、废液、废渣; 有的操作条件为高温、高压、强腐蚀;还会出现仪器设备设施老化等现象,都对周边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存在的常见隐患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和技能欠缺。从对近年来的 事故分析来看,实验人员不重视安全,自认为实验剂量小而不重视相关风险,漠视化学品的危险性。例如,2018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 爆炸事故中,负责实验项目的教师就对镁粉活泼的化学性质视而不见,违规储存在 内。部分实验人员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不足,尤其是高校 导师参与实验活动频次低,大多数是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操作,缺乏系统的实验思维和风险辨识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化学品使用不当或仪器设备操作不当;二是实验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三是一旦发生事故后不清楚应急处置,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1.化学品和气瓶管理不规范。
化学品种类繁多,有普通试剂和危险化学品等,由于 人员较多,化学品的消耗量较大、试剂随意取用,存取混乱、试剂管理存在漏洞;部分化学品安全标签脱落;部分化学品存放时间较长,超出有效期。并且,部分 空间有限,特别是“双一流”高校 占地紧张,甚至出现了“左边学生工位,右边是高压气瓶”的现象。气瓶存放地方不固定,未设置专门的气瓶存放地点,部分甚至没有丝毫固定手段却直接摆放在设备旁边,且气瓶长时间不进行检验检测、维护,这些因素都对实验人员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
2.实验设备管理不当,设备完好性不足。
实验设备种类繁多,维护难度大。
1)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部分实验设备安全防护系数相对较低,尤其是承压类设备,在日常维护、泄压措施等方面有欠缺,一旦误操作容易发生事故。如2021年,中科院化学所3·31爆炸事故涉及到的反应釜高温高压爆炸,造成1名学生身亡。
2)设备完好性不足。 设备一般国外进口设备居多,设备一旦有缺陷,维护成本高,国内懂维修人员技能不足,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部分实验人员不会操作实验设备,凭借自己认知操作仪器,加速设备老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欠缺,设备完好性不足。因此,加强 设备的管理,做好日常维护对安全开展实验活动尤为重要。
(三)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表现在高校 安全专职管理人员数量严重配备不足,专业能力欠缺,出现管安全不懂得如何进行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机构作用发挥不突出,化学、化工 重科研、轻安全问题突出,大部分科研人员普遍关注科研产出,漠视安全管理,日常 安全检查停留在纸面上,未有效落实到行动中;安全责任制不完善,职责不明确不具体,尤其是各部门职责存在一定的交叉,出现安全管理漏洞;化学、化工 安全操作规程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部分化学、化工实验人员不懂设备操作,安全培训不到位,风险辨识不到位,管控措施不落实,忽略了化学、化工 中的风险点。
化学化工 安全管理要求
改进措施
内容来源: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展源
何发
2023-04-06
2022-07-07
2023-09-12
2020-09-24
2020-03-03
2021-07-14
2023-09-28
2023-10-10
2023-08-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