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球食品科技革命,构建法律监管新框架
当前,全球数字科技革命正深刻重塑食品产业格局。生物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催生出替代蛋白、功能性食品、3D打印食品等新兴领域,但环保压力、食品安全风险与监管滞后等问题日益凸显。戴为卿老师在论文中系统梳理了美国、欧盟、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实践,提炼出“分级分类监管”“动态政策调整”“跨部门协同”等国际经验,并针对中国现行法律体系的不足提出创新性建议。
论文指出,中国新兴食品监管面临“分类模糊”“审批低效”“国际衔接不足”三大瓶颈。对此,戴为卿老师提出四维改革路径:
构建分级分类监管体系:根据食品风险等级划分监管层级,明确生物合成食品、AI辅助研发食品等细分领域的准入标准;
优化审批与创新激励机制:设立“绿色通道”加速低风险产品上市,同时建立“监管沙盒”制度鼓励企业创新;
强化跨部门与国际协作:打破农业、市场监管、科技部门壁垒,推动与RCEP成员国建立技术标准互认机制;
实施动态监管政策:建立“五年一评估”的立法更新机制,确保法律与科技发展同步。
扎根海南自贸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作为三亚学院法学院优秀教师,戴为卿老师长期关注海南自贸港法治建设。她表示:“海南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在跨境食品贸易、深加工食品出口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成果可为海南构建‘全球新兴食品集散地’提供法治保障,助力自贸港制度型开放。”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