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细胞会产生多种蛋白质,每种都有特定功能,这在许多情况下意味着它们需要位于细胞中需要该功能的特定部位。细胞确保某些蛋白质在正确时间到达正确位置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局部翻译——这一过程确保蛋白质在其所需位置附近被合成。 MORE
2025-09-29 展源
长期植入式生物电子学在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和作为人机接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发展一直受限于电极的机械性能和动态交互能力。传统的电极设计经历了从刚性到柔性再到软性和可拉伸的演变,早期刚性电极如铂或金制电极不仅引起组织不适还可能造成损伤,同时难以提高电极密度。柔性电极虽然改善了贴合性和电极密度,但仍存在与生物组织的机械不匹配问题。近二十年来,软性和可拉伸电极成为研究重点,特别适用于经常经历大幅机械变形的周围神经和肌肉等器官。然而即使是软性电极一旦植入也无法移动或控制,这限制了其性能调整和重新定位的能力,若电极定位不准或需要重新定位则需再次植入,导致进一步的手术损伤和感染风险。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电极设计,使其在柔软可拉伸的基础上还能可控、可移动和主动交互。本研究受蚯蚓启发开发了NeuroWorm一种软性、可拉伸和可移动的纤维传感器,能够在组织中主动移动并实现长期稳定的生物电和生物力学信号监测,为生物电子学提供了新的平台。 MORE
2025-09-28 张明
三磷酸腺苷(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分子,同时也是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因此发展快速、准确的ATP检测方法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ATP检测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等)通常依赖大型仪器、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难以适用于即时诊断场景。尽管基于天然酶的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选择性和便携性,但由于天然酶稳定性差、容易失活等缺点,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具有类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纳米酶,因其高稳定性、可调控的催化性能及易于功能集成等优势,成为构建新一代生物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MORE
2025-09-28 张明
Nature:肺癌如何“遥控”骨髓免疫细胞并削弱机体防线?科学家发现关键“开关” MORE
2025-09-25 展源
不影响免疫系统的情况下阻止癌症转移就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Effect of phosphorylation barcodes on arrestin binding to a chemokine recepto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揭示了细胞信号系统中的一种“条形码”机制有望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MORE
2025-09-24 展源
细胞含GSDMD-NT孔的膜碎片。在人肺泡类器官模型中,SK56还阻止了焦亡反应向邻近细胞的扩散。在脓毒症延迟治疗模型中,即使是在建模开始后的4-16小时才给药治疗,SK56还是显著提高了小鼠存活率。这一发现表明,SK56对GSDMD-NT孔的选择性抑制,能够在保留免疫功能的同时阻断破坏性炎症反应,为SK56在脓毒症的临床治疗应用中,提供了更清晰可行的时间节点和干预途径。 MORE
2025-09-19 展源
忆阻器Memristors已经成为存内计算的极具前景的硬件材料体系,但目前许多器件,在重复电阻开关过程中,会出现沟道材料器件失效。这导致了高能耗和有限的续航能力。 MORE
2025-09-18 张明
长江大学计划采购超低温冰箱、多功能厌氧微需氧培养系统、气相液氮罐、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谷物品质分析系统等仪器设备,预算1.5亿元。 MORE
2025-09-16 张明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目前全球近一半人体内的氮元素来源于作物吸收的氮肥。然而,传统固体氮肥的集中生产、长途运输和低效使用,导致了严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MORE
2025-09-09 张明
通过二氧化碳(CO2)加氢生产烯烃是长期以来的研究目标。由于高温下异裂氢(H2)解离这一关键步骤的存在,通常产物为多碳混合物,导致选择性控制异常复杂。 MORE
2025-09-09 张明
Nature:人类大脑衰老的基因密码——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从婴儿到百岁老人的单细胞图谱 MORE
2025-09-08 展源
在纳米科学的世界里,粒子的“形状”往往决定了它们的“性格”。金属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电子、光学和催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能源、传感、光电等前沿领域。然而,要想真正操控这些微小颗粒的生长过程,却是一道长期困扰科学界的难题。特别是多孪晶金属纳米颗粒的生成路径错综复杂,传统实验手段难以捕捉其从“核”到“种子”的关键转变。如何在原子尺度上精准解读结构演化,一直是材料科学家的梦想。 MORE
2025-09-02 张明
Cell Metab | 同济大学梅馨予等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型抗炎代谢物—同型半胱氨酸衣康酸! MORE
2025-09-01 展源
2025-07-24
2025-07-15
2025-07-30
2025-08-01
2025-07-02
2025-07-22
2025-07-22
谈及2024年安捷伦大中华区的业绩表现,杨挺表示,尽管在2023年和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安捷伦中国的业绩仍稳步增长,尤其在制药、食品、环境等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未来,随着中国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政策的持续推进,安捷伦将继续深化在中国的布局,进一步推动本土化创新。 总结 2024年安捷伦媒体沟通会不仅展示了安捷伦在液相色谱领域的创新成果,也体现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深耕与战略部署。
作者:张明